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信息动态 > 技术文档 >

催化燃烧设备的使用事项和CO催化燃烧装置的设计

时间:2021-12-16 作者:富宏元环保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91次

催化燃烧设备适用于浓度好的有用废气的处理,低温催化分解具有预热时间短,能耗低,催化剂使用寿命不错。整个操作过程由PLC控制,方便。没有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还行。系统设施优良,配有避雷器和性能稳定口,异常运行自动报警并停机。设备运行稳定,运动部件少,维修制度优良,操作维护方便。

催化燃烧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处理潮湿及高温的废气。因为活性炭只能进行常温吸附,而且不不怕水。2、活性炭脱附温度须确定80—120℃,温度过低,影响脱附效果,温度达到130℃则会引起活性炭自燃。3、不能处理含磷、铬、硫、砷、锑、汞、铅、硫、锡及卤素、氨等分子的有用废气,以及浓度好的粉尘,不能处理含有髙黏性油脂类气体。

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催化燃烧设备分为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和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两类,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有根据处理废气温度分为蓄热式催化燃烧(RCO)和常规催化燃烧(CO)两类。

催化燃烧设备的原理

催化燃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催化剂易中毒和不。易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有焦油、油烟、粉尘、铅化合物和硫、磷、卤族元素的化合物等,下面催化燃烧设备为您总结其原理是什么。

为了保持催化剂的活性,一般都采用前处理的方法,预先除掉不好的物质。近几年来,含稀土元素的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在提升功能等方面有所发展。的稀土元素催化剂已用于废气的治理。

催化剂的效果下,使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敏捷氧化成水和,达到治理的意图。催化燃烧法处理工业废气是20世纪40年代末呈现的技能。

催化燃烧过程是在催化焚烧装置中进行的。废气先通过热交换器预热到200~400℃,再进入焚烧室,通过催化剂床时,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和混合气体中的氧分子分别被吸附在催化剂的外表而活化。因为外表吸附降低了反响的活化能,碳氢化合物与氧分子在较低的温度下敏捷氧化,产生和水。

CO催化燃烧装置的设计:

CO催化燃烧装置前后均设有不怕火除尘系统,设备顶部设有卸压系统。设备内外均设有防止静电装置,架空管道设有防雷装置。设备设有多点温度控制点、自动报警系统和超温自动冷却系统。设备还设有风机过载保护、超温保护和消防连锁保护。设备配有消防阀。高温时,消防阀关闭,直接排放阀自动打开。解吸过程中,当控制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或失灵时,温控器报警,自动停止加热,补水冷却系统自动开启。解吸风机运行时,启动直排系统。解吸过程中间歇注入90%的氮气,去掉了活性炭自燃的隐患。

CO催化燃烧装置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浓度较低的有用废气,不适合直接燃烧或催化燃烧及吸附回收处理,适用于风量大的处理场合。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用于涂装、机电、制鞋、家电、塑料、印刷、各种化工车间挥发或泄露的不好的有用废气净化、驱臭。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是采用蜂窝状活性炭为吸附剂,结合吸附净化、脱附并浓缩VOCs和催化燃烧原理,即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通过蜂窝状活性炭吸附以达到净化空气目的,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再用热空气脱附使活性炭,脱附出浓缩的物被送往催化燃烧床进行催化燃烧,物被氧化成的CO2和H2O,燃烧后热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冷空气,热交换后降温气体部分排放,部分用于蜂窝状活性炭脱附,达到废热利用和节能目的。该技术优点是净化、运行成本还行、无二次污染、处理风量范围大、吸附装置小型化阻力低、一次启动后无需外加热、使用中低压风机降低了能耗和噪声、燃烧后热废气又用于对活性炭脱附,达到了废热利用和物处理目的。

催化燃烧技术和高温焚烧技术是较为普遍VOCs治理技术,也是目前VOCs治理较为的治理技术。无论是热力焚烧法还是催化燃烧法都需要将废气加热到相应燃烧温度。如果废气中物浓度较不错,废气燃烧后所产生热量可以维持物生所需要的反应温度,采用燃烧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守旧的催化燃烧技术和高温焚烧技术由于换热速率低,当废气中物浓度较低时,需要大量能耗,治理设备运行费用高。为了提升热利用速率,降低设备运行费用,近年来发展了蓄热式热力焚烧技术(RTO)和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

蓄热系统是使用具有高热容量的陶瓷蓄热体,采用直接换热方法将燃烧尾气的热量蓄积在蓄热体中,高温蓄热体直接加热待处理废气,换热速率不错,而守旧的间接换热器的换热速率一般在50%~70%。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催化燃烧技术和高温焚烧技术的应用范围,可以在较低VOCs浓度下使用,近年来了普遍应用,并逐步替代了守旧催化燃烧技术。

Copyright © 2020-2021 http://www.fhyh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富宏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18572号-6

冀公网安备 13098102001743号